【迈图动态】经验分享汇——律师刚执业的那两年
Posted on 2016-09-21 by maxvisadmin
说到律师,多数人印象中它都是一个体面荣耀的职业。而作为一个已经踏入律师行业一年有余的新人,耳濡目染亲身经历,愈发的感受到这份“体面职业”的门槛,好像并不只是一份法律从业资格证亦或是一本律师证那么简单。2016年9月19日下午,我们就以“律师刚执业的那两年”为主题举办了迈图律师第一期经验分享汇。
一、 案源如何拓展
律师,坐在办公室就能有当事人纷至沓来?想多了。案源问题,不仅仅是执业初期律师头疼的问题,更甚是律师职业长期发展的永续问题。
陈律师回忆执业之初,有感而发:“也许同样的拓展方法,看见别的律师案子逐渐增加,而自己却毫无起色,这个过程是相当痛苦的。我本身不是一个擅长交际的人,但当初执业的时候,各种交际方式我也都一一尝试,直至今日,不敢说有什么成功经验,但有些心得还是想和大家分享的。”
“首先是社交。是否需要大量交际?交际成本如何解决?这些都是问题。我本人不是特别喜欢应酬,但社交能力对于刚刚执业的律师确实非常重要。我们是一个与人打交道的职业,不与人交流你就无法建立信任关系,随后就更谈不上建立委托关系。所以,我在你们这个阶段,尝试过各种方法与人打交道。我喜欢跑步,特别是长跑,有时候在跑步的过程中我就思考:社交拓展案源真的有用真的适合我自己吗?类似问题,我不可能一下子就有答案,但我会慢慢总结慢慢想,然后慢慢调整。这个问题因人而异,我不下定论,但是我自己得到的一点心得是:每个人都有个体差异性,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。
然后是兴趣。专业细分化已经是律师行业的一大明显趋势,所以我建议执业初期律师最好就要开始慢慢摸索自己的兴趣在哪里,找到了自己的专项,才能更有效的调整案源拓展的方向。”
在这一点上,袁律师表示赞同:“是的,中秋后我去南京的一家公司就深有体会。之前就有朋友问我,你的产品是什么?我当时一头雾水,我说我提供的是法律服务。朋友跟我说,具体的法律产品是什么,能不能像菜单式的列明给客户看呢?我愕然。这次去南京,那位老总问我你们做不做公司创立到上市阶段的相关辅导工作?你们是做哪个阶段的?我再次惊乎。法律市场目前已经细化到如此阶段,律师的专精化发展势不可挡,如果我还是你们现在这个阶段,我想我一定会用另一种方式去度过我的执业初期。不过,往事不可追,我以现在为起点重新出发,我相信依旧不迟。”此处应有掌声。
二、客户如何接待
执业初期的律师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执业气质,最集中的体现便是在客户接待方面。有的律师强势自信,有的律师谦卑温和,没有孰好孰坏,只要客户认可便是。但作为一项严谨的职业,与客户交流的内容与技巧有时候直接关系着案件的完成漂亮程度。
谭律师给了我们一些建议:“客户基于信任与我们建立委托关系,然而可能由于记忆模糊或者其他原因,他在与你陈述案情的时候,很多信息你是需要之后去深入核实的。”
袁律师对这一点也有很深的感悟:“是的,接待客户重要的是如何最有效的从客户这边得到对案件有用的信息。然而忠于委托,并不是让你去全信客户的话,有些事实需要深挖,这才能体现一个优秀律师的价值。我记得很多年前我与我的老师合作的一件案子,交流中我们一再向当事人确认对方合同上的公章是否真实,当事人认可真实并口头答应回去也核实一下,而我们在准备案件的时候发现,委托书上的公章与对方提供的合同复印件上的公章确实难以吻合。我们考虑再三,还是向法院申请了鉴定。后来呢,鉴定结果咱先不要问,反正对方撤诉了。客户很高兴,因为这一撤诉挽回了的是几百万的损失。这也是小例子,客户给我们的第一手信息,的确重要,但不代表我们就不需要筛选核实。客户委托我们,并不是为了听我们的安慰或支持,他们需要的是我们切实维护好他们的利益。”
陈律师道:“是的,信息需要反复核实,案件发展情况也需要及时与当事人沟通,闷头做案子,会给当事人造成律师不用心的错觉。有的时候,你把具体情况都跟当事人分析到位,案件情况也及时与当事人进行沟通协商并提供可行性方案,最后即使结果没有达到预期,我相信客户对你的工作也是认可的。”
两个小时的分享汇很快结束了,有回忆有珍惜,有思考有感悟。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,我们有幸听到了前辈的故事,砥砺前行,愈发坚定,不忘初心。
迈图律师,乐于分享。弗敢专也,必先予人。